现实版钢铁侠首款外骨骼机器人AIDER系统正式问世
2023年03月17日 榆树市机械设备网
现实版“钢铁侠”:首款外骨骼机器人AIDER系统正式问世
由传感器感知人的意志和行为,驱动关节部位电机,让残疾人自主行走,9月24日电子科技大学自主研发的现实版“钢铁侠”——首款外骨骼机器人AIDER系统正式问世,使我国成为继美国、以色列、日本之后,全球第四个成功研发外骨骼机器人的国家。这一科技创新“洪荒之力”的源头,正是电子科技大学建校60年来创新报国的不懈追求。
从开启我国电子信息高等教育拓荒之旅,到如今在建设“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”的道路上砥砺前行;从研制出我国第一台载波话路用9600比特/秒高速数传机,到创造太赫兹研究的“中国高度”;从打破极限理论的约束,到推动我国电力电子器件根本性变革……伴随电子科大60年的使命与追求,正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,承担起科技创新时代使命,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引领者的执着精神。
做最直接、最突出的贡献
“2011年我国进口新型电子元器件花费2574亿美元,远远超过了进口2.5亿吨原油花费的1967亿美元”。这是电子科大人常挂在嘴边的“盛世危言”。
作为我国第一所电子工业大学,在1956年9月29日,电子科大前身成都电讯工程学院首届开学典礼上,首任院长吴立人就鲜明提出:“建校目标之一是解决我国科学技术(无线电)方面落后的矛盾。”
60年来,从研制出我国第一部十门全电子交换机、第一台自动电子轨迹仪,到攻关我国首台地铁无线数传机、首个煤尘瓦斯爆炸试验站遥控遥测系统,再到“环圈结构理论”提出、“太赫兹”研究站上国际顶尖水平,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每一次技术进步的背后都有电子科大的身影。
从攻克印制电路板核心技术、改变“洋电路”占领中国的窘境;到助推我国功率半导体行业结构调整、技术进步和突破产业升级的瓶颈技术……努力站在国际前沿、打破技术垄断、服务国防建设、推动产业发展,始终是电子科大人夜以继日的不懈追求。
电子科大党委书记王志强说:“电子科大人始终致力于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做出直接的、突出的贡献。历史证明,电子科大没有辜负国家的期望。”
经费有了、论文有了,还缺什么?
“经费有了、论文也有了、队伍也很庞大了,但做科研的真正的目的是什么?”在一次全校大会上,电子科大校长、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言荣连连发问:“如果我们的科研结果既不能引领学术前沿,又不能为经济社会做出实际贡献,这样的科研就是在浪费资源、浪费青春。”